版主  您好

以下說明配合圖片會更清楚~

 蚊子(雌蚊)的刺吸是口器是由 六個特化的器官組合而成 (形成針狀結構)
 ,由上內唇(上唇咽)、舌各1個,上、下顎各1對,共同組成細長的針狀結構,包藏在鞘狀下唇之內(圖一之A)。口器的橫切面圖(如圖一之G)更可看出下脣形成一個未封閉圓筒,將六個特化器官包在裡面,同時也將唾液腺管等也圈在一起。
上內唇細長,腹面凹陷構成食物管的內壁,舌位于上內唇之下,和上顎共同把開放的底面封閉起來,組成食管,以吸取血液。舌的中央有一條唾液管。

上顎末端較寬如刀狀,其內側具細鋸齒(圖一之E),是蚊吸血時首先用以切割 皮膚的工具。下顎末端較窄呈細刀狀,其末端具有粗鋸齒(圖一之F),是隨著皮膚切開以後,起鋸刺皮膚的功用。下唇的表面被覆鱗片,多呈暗色,其末端裂為二片,稱唇瓣(labellae)。

解答一
1.若以實際注射的針與蚊子的口器相比,蚊子的口器已比注射針頭細多了,而鋸齒狀的上下顎僅是口器其中一部分的,因此實際的尺寸比針頭小太多了(由打針完針孔會冒血,而蚊子叮咬的地方不冒血即可知道哪個傷口小)!
2.所謂的刺激是指插入皮膚時對神經的摩擦,因為口器中有四支像鋸齒狀的特化器官,很容易切開皮膚(就像牛排刀),只有皮膚與刀鋒接觸反而摩擦力小,針頭則整個外部圓柱表面積均與皮膚緊密接觸,接觸面積大,摩擦力也大!


當雌蚊吸血時,針狀結構刺入皮膚 而唇瓣在皮膚外挾住所有刺吸器官,下唇則向後彎曲而留在皮外(圖三或圖一之H), 具有保護與支持刺吸器 的作用。
 

PS:看了圖二及圖三您會了解蚊子並非把整個口器都刺入,真正刺入皮膚內吸血的管子細多了!!

所以蚊子吸血的口器可以說是管狀結構,但又非是一枝管子這麼簡單的形狀或組成!

圖一  蚊子口器解剖圖

 

圖二 
針狀結構刺入皮膚後,下唇(大吸管)向後彎曲,支撐住紅色細細的吸管(小吸管)吸血

 

針狀結構刺入皮膚後,下唇(大吸管)向後彎曲,支撐住紅色細細的吸管(小吸管)吸血,吸太飽還會由屁股排出來!

  style="BACKGROUND-COLOR:transparent;COLOR:#ff0000;FONT-SIZE:16px;">解答二

1.溫帶國家的人被蚊蟲叮咬後祇是發癢這是不對的,原則上必須依據蚊子本身有沒有攜帶感染的病原來決定,許多病毒必須透過媒介昆蟲叮咬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!而溫帶國家有一段時間的氣候非常寒冷不適合蚊蟲繁殖 ,因此由蚊蟲傳播疾病的情況就會減少,反觀熱帶國家一年四季都適合蚊蟲繁殖,因此隨時都有蚊蟲叮咬造成傳染病情形嚴重!
(早期歐洲也曾面臨跳蚤傳播的鼠疫,成為世紀黑死病,熱帶地區反而影響輕微,所以發生什麼傳染病須看當地病原,氣候及媒介動物的狀況)

2.現在美國及英國的衛生及醫療較佳,對媒介昆蟲及傳染病的防治都較為徹底,因此不易造成大流行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上文章引用自奇摩知識+圖文為原所有人版權所有!如有任何問題請告知站長處理!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安格斯牛排專賣店:
http://www.tbj.com.tw/?member=af00001713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吳妍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